从谈癌色变到可防可治,人类距离战胜妇科肿瘤还有多远?
2023-04-21 15:46:20 钱江晚报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里,癌症被视作“众病之王”。得了癌症,就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而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癌症有了获得临床治愈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癌症是可防可治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根治。尤其是在妇科肿瘤领域,宫颈癌作为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受到世界关注。

2023年4月15日—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人类距离战胜妇科肿瘤还有多远?作为浙江省妇科肿瘤的医疗、科研、教学中心,潮新闻记者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一探究竟。在这里,记者发现,人们对于癌症的固有认知,正在被逐渐打破……


【资料图】

从“会不会死”到“更好地活”

许君芬副主任医师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肿瘤科病区副主任,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拔尖青年人才培育项目入选者,多年专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常年在临床一线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打交道,许君芬发现,患者术后的关注点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以往,患者问得最多的可能是“我会不会死”“生存率有多少”,但现在更多的是关注自己以后的生活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比如说,由于妇科肿瘤的特殊性,患者可能会关心术后会不会影响夫妻生活;还有很多妇科肿瘤术后需要辅助化疗,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女性,会格外关注化疗会不会掉头发。”

与之相应的是,临床医生的治疗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以宫颈癌为例,许君芬表示,以往对于确诊的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多采取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即失去生育能力。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希望能够保留生育能力。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临床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因此目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则是参照最新的国际临床指南,在尽量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管是手术的谈话,还是化疗的谈话,每次谈话讲得都非常仔细,在充分告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个人诉求。”

浙大妇院肿瘤科病房/记者 隋雪 摄

许君芬说,浙大妇院曾收治一位28岁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患者当时已婚、未育,有强烈的保育意愿。医疗团队第一时间进行了多学科讨论,参照最新的临床指南,为她定制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显像标记切除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也避免了大范围的盆腔淋巴结清扫与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的生育力。

“我们希望能够在保留患者子宫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创伤性最小,也尽量减少对她以后生育的影响,而不是切了就完事。” 许君芬说。

术后的这两年中,该患者接受了浙大妇院的严密随访,经充分评估后开始备孕。前不久,好消息传来:她已经顺利怀孕,成了一名“准妈妈”。

近年来,浙大妇院积极开展早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和早期卵巢癌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5年生存率92%,生育率60%,使不少年轻妇科肿瘤患者圆了母亲梦。近年来,对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规范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晚期卵巢癌患者手术切净率超过70%,达国际领先水平。

从“谈癌色变”到“可防可治”

从恐惧“会不会死”到期待“更好地活”,诸多转变发生的背后缘由,一方面是恶性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与恶性肿瘤防治的关口前移也不无关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妇科肿瘤专家吕卫国告诉记者,在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排行榜上,名列“三甲”的分别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近些年来,随着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推进,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整体发病年龄发生了一定的前移趋势。尤其是“两癌筛查”普及以后,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占的比例明显增多了,预后也在显著提升。

而吕书记的这种临床上的直观感受,在2018-2022年在杭省部属行政事业单位女干部职工宫颈癌筛查结果中也得到了印证。浙大妇院妇女保健部副主任马袁英介绍,该妇女专项检查项目在12656人次TCT细胞学检测和17323人次HPV检测中,共计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84例,原位癌2例,检出率4.96‰,未发现宫颈癌,治疗率达到100%。

“宫颈发生癌变的过程通常需要几年至十几年不等的时间。通过筛查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宫颈癌前病变及早进行干预,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的有效手段。”吕书记说道。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70%的女性在35岁和45岁各接受一次高质量的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90%癌前病变阳性妇女得到治疗,90%浸润性癌病例得到管理)。

吕书记直言,对标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宫颈癌的战略目标,我国9-14岁女孩的HPV疫苗接种率仍然很低,小于5%;宫颈癌筛查模式和筛查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要加速消除宫颈癌,这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据了解,2009年,浙江省成为国家最早开展“两癌筛查”试点省份之一,到2017年扩面提质,在全国率先为全省35-64周岁城乡妇女提供免费两癌筛查。这项工作的第一周期目前已经结束,5年期间,浙江省城乡妇女宫颈癌筛查人数达540.4万,筛查率接近70%,区县覆盖面100%,检查出宫颈癌前病变6.8万人次,宫颈癌1523人,宫颈癌早诊率达到95%。

“我想,经过努力之后,宫颈癌应该是第一个可以消除的恶性肿瘤。”吕书记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