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世界肾脏日
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为了更好的普及健康知识,进一步加深群众对慢性肾脏病的了解和认识,当天上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门诊一楼大厅举行肾脏病日义诊宣传活动,江淮名医、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刘智,肾脏内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袁玲等现场为群众进行义诊,耐心答疑解惑,开展健康知识科普。
活动现场,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医院肾脏内科医护人员认真为群众提供疾病咨询、健康问诊等服务,他们仔细地询问患者症状、既往病史,并免费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服务,为他们讲解慢性肾病用药相关的注意事项、健康生活方式和日常饮食等知识,受到了市民高度的赞扬。“参加这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今天听了医生现场讲解,我对肾脏病的预防、治疗方面知识有了更多了解。”55岁的李先生告诉我们,他有糖尿病,平时用药不太规范,现在了解到血糖如果控制不好,会对肾脏影响很大,他说以后一定会谨遵医嘱,规范用药,关注肾脏病的预防,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
义诊现场
“2006年由国际肾脏病组织和全球肾脏基金会发起,将每年3月第二个周四定为"世界肾脏日"。我们每年都会在肾脏病日举办义诊宣传活动,也是希望让更多人关注肾脏健康,达到对肾脏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刘智主任介绍说,慢性肾脏病在中国的患病率高约10.8%,如果不及时干预,预后差且医疗总费用高,是危害人类健康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多数肾病疾病早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延缓或避免血液透析。
今年肾脏病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健康——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刘智主任指出,造成肾脏损坏的因素有很多种,包括免疫因素、血液因素、感染因素、饮食因素、外伤、药物使用不当等。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包括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的人群;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肾损伤的药物人群;有过急性肾损伤病史的人群;高龄人群;肥胖人群等,这些高风险人群一定要注意防范,定期进行尿常规及肾功能的检查,可以有效预防或延迟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袁玲副主任介绍说,一些高风险人群如果平时发现小便有泡沫,或腰部不适,或水肿等情况,要考虑肾脏是否出现问题,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日常预防肾脏疾病要坚持定期体检,注意饮食健康,适当饮水,按时排小便,戒烟戒酒,减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要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此外,要注意规范用药,随意服药可能会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责编 童飞飞
初审 孙继奎
终审 沈国冰